探索股票投資中羊群效應:原因、影響、從眾行為及克服策略
一、股票投資市場中的羊群效應:意義與影響
羊群效應(Herding Effect)首先發源自社會學的理論,指羊群本身是一群無組織、無判斷力的動物,如果在羊群中,只要有一隻帶頭的羊行動起來,其他羊群便會跟著第一隻動作,而模仿其行為而跟著做,因此稱為羊群效應。
1.
最早發生羊群效應的故事,源於傳說中在土耳其東部某村莊的牧羊人,曾經觀察到羊群的行為,有發生過羊群集體自殺的行為,當第一隻羊不明原因跳下懸崖後,其他羊隻並未弄清楚前面一隻羊的行為意義,只是模仿其行為,緊隨著其步伐而跳下懸崖,羊隻一隻接一隻的從懸崖跳下,因此引發羊群跟著集體跳下懸崖的現象,其中有將近半數的羊群死亡,因而產生羊群效應的行為。因此以後這種羊群效應,就被用來描述人類的行為,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而產生盲目跟從的現象,也稱為從眾效應。
2.
在經濟學中也有相同類似的故事,如果在一群羊的面前橫放一根木棍,當第一隻羊跳過去以後,其他剩下的羊群也會跟著跳過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羊群效應,羊群很正常的行為,但是如果此時此刻,若把木棍拿走後,結果剩下的羊群走到這裡,還是會往上跳一下,想要跳過木棍,甚至在後面的羊群,縱使没有看見木棍,也是會做一樣的動作,即使攔阻牠們去路的木棍已經不存在了,羊群還是會跟著其他的羊隻一樣,也要跟著跳一下,這種無意義地跟隨大眾的心理及行為,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又叫做「從眾效應」。
二、羊群效應的啟示:昆蟲領域與工程界的精彩故事
在昆蟲領域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羊群效應故事,松毛蟲的行為同樣也有發生過類似的故事,而在工程界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羊群效應故事,如下所述。
1.
據說法國有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將多隻松毛蟲頭尾相連放在花盆上後,松毛蟲就會繞著花盆邊緣,一圈又一圈地爬行,經過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後,松毛蟲還是會繞著花盆邊緣,一圈又一圈地繼續爬行,直到飢餓或勞累而死亡,即使附近有著它們喜歡的松樹汁,竟然沒有一隻松毛蟲想改變路徑,尋求食物或暫時休息一下,以避免飢餓或勞累而犠牲生命,這種行為就是類似所謂的「羊群效應」或「從眾效應」。
2.
千禧橋是一座橫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的鋼桁懸索橋,千禧橋於2000年期間落成啟用,在啟用典禮時,因為有太多的人士,一起參加慶祝落成典禮,同時間在這一座橋上行走,而此時有部分人士因為好奇,一起往左走,部分人士也再一起往右走,而此時橋面大致可以維持平衡。但當時大部分的人士跟著盪鞦韆一樣,順著搖擺方向行走並加以施力,同時千禧橋也因為遊客都順著橋搖擺的方向行走,導致橋面搖擺的幅度越來越大,因而產生劇烈的共振現象,而造成橋體搖擺震動不止,因此英國倫敦人給它起了一個別名為「搖擺橋」。在此千禧橋的例子中,也顯示了因羊群效應的集體行動,而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也可借鏡應用於股票投資的相關領域中。
三、股票投資中的盲目從眾行為: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羊群效應主要是在描述一群羊的盲從狀態,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羊群本身的行為是雜亂無章的隨從,但是只要其中有一隻帶頭的領頭羊,往某一個方向行走,其他的羊群,也就會盲目的追隨其行為。而領頭羊(Bellwether)的定義,就是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中,首先做出行為的領導者。
1.
群聚可以說是人類的習性,一般人喜歡跟隨著群眾的脚步,模仿其他人的行動,這樣的行為模式,有可能當事人是資訊不明或不全,無從研判資訊的正確性,因而使當事人面臨不明確的情境;另一方面是在市場上有完整資訊,但是當事人並未搜集完整的相關資訊,亦未仔細的分析及研究,而是選擇以其他人的個體行為,作為模仿或效尤的對象。
2.
羊群效應的股票投資行為,是一種不理性的跟隨動作,而追隨者通常受限於投資資訊的不對稱性,不遵守投資紀律,也未堅持自己所訂定的投資策略,而寧願放棄自己對買進股票或賣出股票的投資決策,而因羊群效應的盲從,選擇追隨著領頭羊,所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3.
這種無意義的羊群效應行為,在股票投資的市場時常發生,而一般的「無意義」行為,也許只會令你少賺一點,但在股票劇烈動盪的時候「無意義」的行為,卻是有可能會讓你股票投資血本無歸,成為市場中的羔羊,資產任人剝奪的對象。
四、股票投資市場中的從眾效應:行為反應與趨勢
人類社會中的從眾效應,經由從眾實驗而得到證實,其發生原因是當多數人一起承擔風險時,個人的安全感會因此而提高,這種現象也常出現在股票投資市場,導致投資大眾容易因此而忽略可能的風險。
1.
羊群效應在經濟學裡的應用,時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群聚行為,指人類基於從眾的本能,傾向做出相同的反應。在股票投資中,羊群效應是指投資人的觀念或行為,受到真實的或想像中的其他股票投資人的影響,基於資訊來源不對稱,或為了保持與大眾一致的安全感,放棄了自己的股票投資決策,轉為與多數投資人的群體行為或股票投資決策,成為一致相同的現象。
2. 在股票投資市場中“從眾效應”,是指投資者在做出買賣決策時,受到其他投資者行為或市場整體情緒的影響,而選擇跟隨大多數人的做法,種現象也被稱為“羊群效應”或“羊群心理”。
五、深入分析:股票投資中從眾效應的形成原因
股票投資中的從眾效應(Herding
Effect)是指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受到其他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導致群體行為趨於一致,這種效應的形成原因包括下列各項。了解從眾效應的形成原因可以幫助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策時更加理性,避免盲目跟隨市場潮流。
1. 資訊不對稱:個別投資者可能對市場信息了解不足,當看到其他投資者採取某種行為(例如購買某支股票),會假設這些投資者擁有更好的信息或專業知識,因此跟隨他們的行為。
2. 社會認同:人們傾向於跟隨大多數人的行為,以尋求社會認同和避免孤立。如果大多數人都在購買某支股票,投資者可能會認為這是正確的行為,進而跟隨。
3. 風險規避:當市場不穩定或出現波動時,投資者可能會看到其他人撤出市場,進而感受到風險,於是也選擇跟隨撤出,以減少損失的風險。
4. 心理影響:群體行為可以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和焦慮,投資者可能因為擔心錯過機會(FOMO, Fear of Missing Out)而跟隨其他投資者的行為。
5. 缺乏信心: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可能缺乏信心做出獨立的決策,因此會依賴於其他投資者的選擇。
6. 市場動力:從眾效應可以造成市場的過度波動和價格泡沫,當投資者大量跟隨某一方向時,會推高或壓低股票價格,進一步吸引更多人跟隨。
六、股票投資中的從眾效應:影響與市場波動
股票投資中的從眾效應,可以對市場和個別投資者造成以下影響,總結來說,從眾效應可能對市場和個別投資者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了解和意識到這種效應,並保持理性和獨立的投資決策,對於降低風險和提高投資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1. 市場價格波動:從眾效應會造成股價的劇烈波動。當大量投資者同時買入某支股票時,股價會迅速上升;反之,當大量投資者同時拋售股票時,股價會急劇下跌。這種波動性可能會增加市場的不穩定性。
2. 資產泡沫:當投資者因為從眾效應而過度追捧某支股票或某一行業,股價可能會被推高到非理性水平,形成資產泡沫。當泡沫破裂時,股價會迅速回落,造成投資者損失。
3. 市場效率下降:從眾效應可能導致市場價格偏離其基本面價值。當大多數投資者跟隨短期趨勢而非基於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會受到損害,從而降低市場的效率。
4. 投資風險增加:從眾效應使得投資者忽視基本面分析,僅依賴於市場潮流和群體行為,這會增加投資風險。當市場突然轉向時,投資者可能無法及時調整策略,造成損失。
5. 心理影響:從眾效應會使得投資者感受到壓力和焦慮,因為他們擔心與其他人不一致可能會錯過收益。這種心理壓力可能促使他們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6. 行為偏差加劇:從眾效應加劇了投資者的行為偏差,例如過度自信和群體思維。這些偏差會使投資者忽視風險和潛在的市場變化,導致不理性的決策。
七、克服股票投資中的從眾效應:實用策略與建議
克服股票投資中的從眾效應,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理性和有效的投資決策,以下是一些方法。透過下述方法,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從眾效應,做出更理性和符合自身投資目標的決策。
1. 獨立研究:進行充分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根據公司的財務報表、業績、行業前景等因素作出投資決策。避免僅僅依賴於市場潮流或其他投資者的行為。
2. 設定投資計畫:制定明確的投資計畫和目標,包括投資策略、風險管理和退出機制。遵循這些計畫,避免因市場情緒而隨意調整策略。
3. 分散投資:通過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和行業,降低單一股票或市場的風險。分散投資可以幫助減少從眾效應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
4. 保持冷靜:在面對市場波動和群體行為時,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因短期市場情緒而做出衝動的投資決策。
5. 檢討過去的決策:定期檢討和評估自己的投資決策,了解哪些決策受到從眾效應的影響,並從中學習以改善未來的決策。
6. 設立風險控制措施:使用止損單、止盈單等風險控制工具,限制可能的損失並保護投資收益。這有助於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避免過度受影響。
7. 提高投資知識:持續學習和了解投資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增加對市場運作和投資原則的理解,幫助抵抗從眾效應。
8. 尋求專業意見:如有需要,可以尋求專業的金融顧問或投資專家的意見。專業的建議有助於在面對市場風險和從眾行為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八、綜合總結:理解與應對股票投資中的從眾效應
在股票投資中,羊群效應也是一種常見現象,股票投資者必須意識到,跟風行動並不是明智的抉擇,而是應該基於深入的研究和理性的判斷。
1.
在股票投資時,要警惕羊群效應及從眾效應,不要盲目跟隨市場的情緒和其他投資者的行為,而應該依靠自己的分析和決策。
2. 在股票市場中“從眾效應”是一種普遍的行為現象,源於投資者尋求確認、資訊不對稱、市場情緒波動以及恐懼和貪婪。雖然從眾行為可以帶來短期的收益,但長期來看,盲目從眾可能會導致投資失敗。因此,投資者應該注重獨立思考、長期視角和風險管理,以克服從眾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
留言
張貼留言